星期二, 11月 07, 2006

勿自我迷失

一個28歲的蘭州女子林娟苦追偶像劉德華12年,家人為其夢想傾家蕩產,愛女心切的父親更寧願賣自己的腎也要滿足女兒的追星夢,這起事件被報導出來後,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應。

一個是,只會沉浸在自我世界裡,對偶像癡狂的追星族,另一個卻是,不惜要賣自己的腎來達到女兒不切實際夢想的父親,這樣的“父女配”新聞,如何不教人心生感慨?

林娟盲目的追星舉動已經異化成病態,但為人父親對女兒的溺愛,更讓人辛酸,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女兒癡迷的追星夢,這只會讓她在追星的道路上越陷越深。

要見劉德華一次並不難,難的是治不好鬱積已久、而且日漸畸形的追星狂想症。這種行為若不獲正確的引導,只會因過度癡迷而引發惡果。

目前,我國青少年也普遍存在追星的現象,許多孩子寧願逃學也要去參加偶像的見面會,有者甚至省吃儉用,只為掙錢買張價格不菲的演唱會門票。

不但如此,許多歌迷更可以為了一個簽名、一張合照,不惜成本、跋山涉水去見偶像,這種旁人無法理解的事情,這些粉絲卻認為一切正常不過。

有些迷失自我的歌迷,瘋狂程度更讓人咋舌,藝人被強吻強抱早已不是新鮮事。香港女藝人官恩娜在參加活動時,就曾遭遇一名24歲男子強吻,不理智之舉,其實是盲目的崇拜心理在作祟。

追星,不是一件壞事,它或許是種精神寄托,但凡事都應適度;與其盲目追星,不如轉變為發掘偶像身上的優秀品質,學習成長。

明星只是人,不要把他們神化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01/11/2006新聞眼

疼惜生命

近來的報章,滿是讓人心酸的虐童案,心情也隨著沉重起來。

先是3歲半的小女童龔汶萱被虐打昏迷後,母親在男友勸說下,買了垃圾袋“打包”女兒屍體,再一起把女童屍體棄在幽靜公路旁的垃圾草叢內。

這宗新聞仍歷歷在目,陸續又見3歲男童劉俊威疑遭虐死一案,負責診治的女醫生發現男童的肛門破裂、頭顱骨有裂痕,其他傷痕還包括眼睛瘀青、腹部腫大以及雙手雙腳有被縛綁的痕跡。

小俊威在奄奄一息被送入醫院救治時,女醫生見他全身上下佈滿傷痕,心頭為之一震。她邊流淚邊替男童施救,口中不斷問“為甚麼要傷害這個孩子?”

是啊,一個可愛的小孩,被活活虐死,多麼讓人痛心!大家都不解為何兇手對一個只有3歲的小童施予如此毒手,使用這種非人道的方式虐待自己的孩子,究竟於心何忍?

當然,上述案例只是冰山一角,間接也讓兒童受虐,這個存在已久的社會問題再度浮上檯面。兒童虐待案件除一般最常見的身體虐待之外,更不難見到精神虐待、疏忽或性侵害等,導致兒童身心受創甚至喪命。

每當為人父母者虐待自己親骨肉的新聞一傳出,總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,父母不該是小孩最安全的避風港嗎?甚麼時候卻成了可怕的地獄,讓天真無邪的孩子尚未享受美好的生命,就被迫穿上死亡的鼻環,告別這個花花世界。

許多父母不懂得疼惜自己的骨肉,世界的另一端,卻有不少不育夫婦渴望小生命的降臨,希望營造小天使的樂園,但,只是遙不可及的夢,這又是何大的諷刺?

不要忽視懷胎十月的生命價值,每一個孩子都想要像《寶貝計劃》中被眾人疼惜的小孩,請“高抬貴手”,給他們一個快樂成長的機會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17/10/2006新聞眼

還女性安全空間

隨著社會進步,女性地位已逐步改善,但婦女安全並未隨著國家發展而同步提升,她們受到侵害的案件還是不斷發生。

阿嬌在Twins環遊世界雲頂演唱會後台更衣,慘被偷拍;近日,網絡流傳的《馬來西亞(森美蘭州)偷拍》的短片,2名女生遭男伴用錄影機,偷拍親密過程,受害女生全程並不知情,嚴重侵犯私隱之餘,更踐踏了女性尊嚴。

女性身處的地方皆是險境,去廁所、更衣,甚至住家房間都擔心試衣間或廁所內是否裝有針孔攝錄機,或者有哪位不良份子透過老鼠洞正捉起攝錄機猛拍。由古至今,女性都是罪案的受害者,非禮、性騷擾、強暴字眼更一直是她們的夢魘。

光天化日走在街道上不但要面對掠奪受傷甚至喪命的危險,在家或在工作地點,也要步步為營、忐忑不安,安全感被剝奪。從各種駭人聽聞的性犯罪、暴力新聞,還有以女性為目標的掠奪案來看,這些事件仍然頻繁的威脅著眾女性的生活,讓她們長期活在驚恐之下。家有女兒的家長每日憂心忡忡,擔心寶貝女兒成了不良份子的目標。

在高喊提升婦女教育程度、生活素質和社會地位的同時,我們更需要為婦女們提供一個能夠保障女性安全的社會,讓成千上萬的女性能夠安心出門;無論是走在自家門前的街道,甚至是獨自走在底層停車場或夜歸,都不再需要時時刻刻提心吊膽。

政府也不能只在現有的條例中“修修補補”,應針對性地設立一條全新的法例,加重犯案者刑罰,提高阻嚇力。女性何時可以擺脫罪案犧牲者的命運?沒有人知道,但至少請給我們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!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06/09/2006新聞眼

星期五, 8月 25, 2006

愛在當下

最近看了一部喜劇電影《Click》,原本準備開懷大笑,卻意外讓淚水潰堤。

片中的男主角是位建築師,因工作過度,常忽略太太小孩和年邁的父母,更讓自己長期活在壓力下。有次他意外獲得了一支神秘的搖控器,可以任意加快、倒帶、靜音、暫停、緩慢……所有的生活畫面,隨心所欲操控自己的人生。

沉迷在其中的他,遙控器寸手不離,被濫用的遙控器竟失控快轉到十年後的未來,他也因此錯過了許多生命中重要的環節。

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搞笑而已,同時也傳達了“把握現在美好的”訊息,喚醒人們親情的可貴。電影中的男主角最後發現只是南柯一夢,但現實生活中,我們並沒有這種萬能搖控器,更不能自由把錯過的事物一一重播。

生活的快節奏常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淡漠了許多事物,甚至是親情。可曾想想自己在工作忙碌之餘,已有多久沒認真坐下來和家人聊聊,仔細留意父親日漸脫落的黑髮和母親眼角突顯的魚尾紋?

一個電話,一聲問候,一句噓寒問暖的關心,一個充滿無限溫情的眼神,往往就能讓空氣中洋溢著愛的芳香。生活中,多抽點時間陪陪家人,多花些時間溝通給多點真誠的關懷其實並不難。

淋浴在幸福中的人往往都不懂得如何去珍惜,直到錯過才恍然大悟,到時才心痛萬分也為時已晚。

錯過日出可以等待,錯過流星也可以期待;但很多人和事一旦錯過就無法重來。當親情還觸手可及的時候請好好珍惜,不要讓它成為生命中的遺憾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25/08/2006自由談

星期四, 8月 10, 2006

愛不是佔有

有人為了愛情自殺,卻也有人為了愛情殺人,中國吉林省22歲工廠操作員劉紅梅遭嫌兇肢解至少成七段後分別丟棄。這一段情殺分屍案讓人不寒而慄,更開始令人懷疑愛到底是甚麼?

情殺案件屢見不鮮,男生因遭到女方的拒絕,因愛成恨殺死女方、男方為永久佔有女友不惜姦殺女友、欠債累累的丈夫殺了妻兒然後再自盡、女人因為丈夫外遇,一心尋死讓他後悔,這種種假借愛之名而“幫人”了斷生命的行為,其實是自私,也是佔有,這並不是愛,與謀殺無異。

佔有欲很狡猾,它常偽裝成愛,然後創造了一套封閉性的邏輯推理自欺欺人,那層華麗的外衣后面裹著的往往不是一顆真心,而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利刃。

鄭秀文飾演的電影《愛你愛到殺死你》內,痴情歌迷展開“愛你愛到殺死你”的瘋狂行動,那種畸形變態的愛只讓人直冒冷汗,無法打從心裡感動。

人本來就是獨立、自主的個體,誰都沒有權力去佔有甚至是剝奪任何一人的生命。當愛消失時,不要自殺,更不要殺人,多麼不捨,還是要放手,畢竟不肯捨棄並不代表就能留得住,不然只會褻瀆了愛情。

愛,不是犧牲,也不是佔有;企圖控制或吞噬來當作愛的手段,不只毀了一份感情,也賠上了寶貴生命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11/08/2006自由談

老地方的回憶

當光明日報還在六條路前址時,採訪部同事常舉聚餐會,不忘在忙碌的工作生活吃吃喝喝,拉近彼此感情。

採訪部不大,小小的空間,卻洋溢滿滿的人情味;還未踏入三樓採訪部,樓下已聽到熱鬧的嘻哈聲,還有傳入鼻間的陣陣香味。

火鍋、披薩、Ayam Mas、咖哩雞、炒米粉和香檳等是大食會例牌菜,美食當前,同事們狼吞虎嚥,毫不客氣;現場嬉笑歡語,氣氛也好不熱鬧。

配合佳節來臨,同事更發揮藝術天份,把採訪部佈置成溫馨的工作間,大伙還相約穿上同色系的衣服,徒增佳節氣氛。

前幾天,路過光明日報舊址,那邊早已人去樓空,讓人無限唏噓。不過,想起曾在老地方度過的歡樂片段,嘴角還是揚起了一絲淺笑。

星期五, 7月 21, 2006

愛與幸福,不光是靠物質堆疊出來的

馬來歌壇天后茜蒂諾哈麗莎將在8月21日嫁給拿督K,市面上盛傳,拿督K為了讓婚宴辦得有聲有色,不惜耗資百萬打造一個世紀婚禮。不過,這項傳言遭兩方親屬駁斥,婚禮的開銷僅數萬令吉,就連茜蒂的結婚鑽戒,也非外傳的價值40萬令吉。

天后說,“我們不會舉行一場奢侈的婚禮,我們希望這是一場獲得大家祝福、簡單而隆重的婚禮。”奢華與否,其實也與民眾無關,我比較關心的是,她在婚禮之後的生活。

轟轟烈烈的求婚示愛片段不難見,電影求婚、大螢幕求愛,還有奢華、鋪張的婚禮現象更是多不勝數;這種尋求眼光、渴求矚目的心態只是滿足了一時的虛榮心,與作秀無異。有誰可以擔保數十年的婚姻生活不會出現波瀾?

激情如電光一閃即過,有時候,平淡、簡單的感情反而可以細水長流。

愛情與婚姻這兩者的關係非常薄弱,兩個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因愛情組合在一起,想獲得好的婚姻,就需要雙方用心經營。

維繫婚姻,靠的是婚姻雙方持久不斷的感情,還有雙方對家庭的責任感,並非是一日的情人節、鋪張的婚宴或滿口的甜言蜜語就能夠含蓋的。畢竟求婚和婚禮只是一個形式,婚姻生活才是終點站。

幸福持久的婚姻猶如砌牆,只能將磚頭一塊一塊往上砌,不斷建設才能得以鞏固。當然,愛與幸福,不光是靠物質堆疊出來的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21/07/2006自由談

星期四, 7月 20, 2006

白衣藍裙的日子讓人懷念

上週日,母校舉行義賣會籌款活動,於是相約和同學回校支持,看看久違的母校,也重溫它曾帶給我的喜怒哀樂。畢業了六年,這是我第三次重踏校門,一步入校園,昔日的片段也隨著一一湧現。

畢業後再次重返校園的感覺特別美好,它,依然很親切。

細數那段在學校求學的日子,同學嘻哈玩樂、一起上課打瞌睡,一起翹課溜出去玩;考試時,深夜裡秉燭夜讀,黎明時爭迎東方白肚,那些日子雖然辛苦,卻很快樂。

很多很多回憶永遠也不會淡忘,青蔥歲月,的確讓人懷念。揮別了白衣藍裙的日子後,回頭再看,它已化成心中一個很美、很值得珍藏的夢。

原來,偶爾重溫回憶,也是一種很棒的感覺,它讓我們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堅強、與幸福靠得更近。

星期三, 7月 12, 2006

鎂光閃爍●心花開豁

因工作所需,相機是我們隨身必備的物品;但在工作以外,我也愛拿著相機,記錄生活點滴。

採訪部不少同事也特別鍾情於“卡喳”聲響中,他們當中,還有位最喜歡把同事吃相攝入鏡頭,留存下大家最自然的影像。

每次採訪,我們習慣指導受訪者擺放各種“甫士”,輪到自己被攝入鏡頭內時,各式難度或搞怪動作當然也難不倒我們。

時間、地點絕不是拍照的極限,只要我們興起,何時何地都可看見我們隨手拿起相機,樂在鎂光閃爍的意境裡,無視旁人存在。

星期四, 6月 29, 2006

再一次祝我生日快樂

第二十三年的生日過去了,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,有的是滿滿歡笑聲的回憶片段;雖然簡單卻也特別溫馨,愉悅的心情就在這一夜蔓延著,直到劃下美麗句點。

生日前夕踏入12點,手機就頻頻傳來了真誠的祝福字句,身邊朋友源源不絕的祝福和心意,不停地為我注入了一股暖流。

我想我並不寂寞,在這麼一天,有疼惜自己的家人、和一班朋友的陪伴,這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幸福。

懂事以來,每一年都會許下同樣的生日願望,一個看似簡單卻並不容易達成的夢。我不知道這個心願能否實現;但我依然堅持在每年的這天默默地唸,因為相信幸福不遠。

熒熒的燭光照耀臉頰,雖然微弱,卻延伸到很遠;默默許下心願後,吹滅蠟燭,心中默許這個心願一定要實現……

讓校園遠離暴力

近日有則手機短片揭發中學生以殘暴手段狂毆低年級學生的暴行。短片中一名學生被一群學生亂拳圍毆,衣服也被撕破,渾身是泥漬。當時有大批的學生圍觀,還不時傳來起哄的聲音,但無人阻止學生的暴力行為。

時隔幾天,互聯网又出現女學生暴力對待同學事件。青少年暴力行為漫延至神聖的學府,已不再是新聞,涉及的學生更逐漸年輕化。

兒童的行為、價值觀和道德觀,大多是受父母、朋友等對象影響,如果這些人常以暴力手段解決爭執,那麼要求兒童、青少年不可暴力,無異於緣木求魚。若沒有正視這樣的情況,一旦暴力得逞後,將鼓勵他們日後繼續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。

解決校園暴力問題應從教育著手,而不是單靠開除來對付行為偏差的學生。如果學生被開除或在停學時沒有吸取教訓或認真反省,重返校園,恐怕只會重蹈覆轍。

學生暴力事件政府也有責任檢討我國的教育制度,避免因學生不良行為所衍生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。

撇開是否該把司法引進校園不談,學校和家長應先增強學生的法治和道德觀念,讓學生改掉惡習,好好學習。

要杜絕校園暴力,或許像實現世界和平的夢一樣遙不可及。但至少可以用愛和教育降低暴戾,還莘莘學子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。

讓校園遠離暴力,多少仍需一些努力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30/06/2006自由談

星期四, 6月 15, 2006

還不清的債

五、六月是溫馨的雙親節,讓我們細數作兒女一筆最難償還的債。

“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”,天下父母用盡一生,為兒女操心,勞心勞力;關愛之情,或方式不同,或內容有異,然而他們的出發點卻永遠相同。自出娘胎,我們就欠下了一輩子的債。

父母猶如大海,擁抱著自己的兒女,一路護送他們遠航;他們總是力求自己的海,風平浪靜,以讓兒女們愉快泛舟。

父母寬廣的愛非隻字片語所能言盡,兒女承受著父母關愛的同時,也不要把這種不求回報的愛視作理所當然。

每當這個時候,市場總會推出一系列感恩活動,提醒當兒女的一盡孝心。其實對父母的恩情,無需借助一個節日來表達;就像父母的愛在365天轉動,卻從來不曾言休,也永遠不會停止一樣。

孝敬父母,還要給他們愛我們的機會。人老了,最怕的就是兒女不再需要他們的呵護和關懷。他們永遠都不想失去疼惜孩子的權利,能夠為子女盡一分心,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。

孝順並不僅僅是付出,適當的時候向父母小小地索取,滿足老人家為人父母的一番心願,別急著掙脫他們的臂彎,那也是對父母情感上最好的慰藉!

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在”,只想提醒我們麻木的神經,在忙碌的生活裡不要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貴的那份親情。

父母給了多少,我們就欠了多少;或許這個債主一生都不會向你索債。但欠他們的,豈能用一輩子就可以還清?

刊登於《光明日報》16/06/2006自由談

星期二, 6月 06, 2006

引狼入室

不少外籍女子以旅遊簽證進入大馬,伺機在本地工作、定居,有的飄洋過海,遠嫁大馬籍丈夫,甚至介入本地家庭成為第三者,社會問題也隨著與日俱增,最近更引發了命案。

7歲童何平遇害一案,中國情婦是幕後黑手之一,凶殘手段致死年僅7歲小男童的行為令人髮指。雖然她已落網,但外籍女子在本地所衍生的種種負面影響已不容忽視。

近幾年來,許多找不到對象結婚的適婚男子,紛紛轉往印尼、越南和中國等一帶“尋妻”迎娶外籍女子。這些願意跨海嫁作人婦的女子,多半是基於經濟誘因。孰不知,語言、文化、生活習慣等差異而引起的婚姻、家庭問題層出不窮。

由於男女兩方認識不深、感情基礎薄弱,加上家庭經濟弱勢、求職謀生不易;而女方又離鄉背井,缺少社會支持等,導致婚姻生活不協調,家庭暴力、子女教養等問題頻頻發生,跨國婚姻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逐漸顯現。

此外,報章上外籍新娘落跑、逃婚、騙婚的案例,也時有所聞,讓人無法樂觀看待這些異國婚姻。外籍新娘盛行,也間接讓國內單身女子人數劇增。

外籍新娘的婚姻問題與所帶來的社會危機已敲響警鐘,這種現象值得大家去關注。要解決“獨身”問題在於提高社會和本身的教育水平,而不能依靠引進“外國妻子”來經營幸福,不然將引狼入室,得不償失。

刊登於02/06/2006《光明日報》自由談

星期六, 5月 20, 2006

有容乃大

居鑾綠草園國民營“一根煙”命案,造成17歲巫裔學員死亡,涉嫌打死人的另一名印裔學員則被補,嫌犯母親在母親節前夕驅車100公里,登門向死者母親道歉,獲得了對方寬恕。

前者勇敢為孩子魯莽的行為道歉,後者在失去孩子仍能以寬容的心原諒了肇事者,兩名不同際遇的母親雖然悲痛,卻以愛化解怨恨。

早前曾轟動一時的小情侶魂斷公路虎口一案,肇禍司機在較後到死者靈堂叩頭認錯,死者家屬也按捺住了哀慟心情,只給了司機一巴掌。

人生很多時候並沒有圓滿,其實,是我們寬容的心,補足了那些缺憾。如果把人和人之間的矛盾和問題看作一種疾病,那麼對他人的寬容,就是最好的一劑良藥。唯有放下執著,才能化怨解仇、離苦得樂。

寬容是互補的過程,當我們能大量地原諒別人時,自己也能在這種過程中釋然;在減輕對方的痛苦時,也在昇華中善待了自己。

有時候,能夠原諒別人,也是一種福氣;心中若積滿怨恨,形成思想包袱,其實是通過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。

海洋不也是大度地接納了所有的河流、雨水,才成就了它最壯觀的遼闊和豪邁嗎?

學會寬容,或許不易;但試用“責人心責己、諒己心諒人”的心態去對待他人;懂得寬恕,其實不難。

不過,寬容還是有限度;面對不知錯就改的人,或許就不該選擇一次次的原諒,讓寬容成了縱容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19/05/2006自由談

民選效應大

《大馬偶像》、《絕對Superstar》歌唱比賽所產生的民選效應,吸引越來越多的少男少女參加比賽,大膽秀出自己的青春和夢想。參賽者追夢的當兒,旁觀者也分享圓夢的喜悅、構築成名夢。

過去人們只能看著別人造星,偶像遙不可及。但現在觀眾不僅可以目睹一隻醜小鴨蛻變成天鵝的全過程,還可以參與其中,決定選手命運;而歌星就是自己身邊的平凡人。大家樂得用手機發簡訊投票給心目中的偶像,主動參與製造巨星的快樂。

現在,多人“前仆後繼”參加比賽,是希望通過比賽,一舉成名,搭上最直接的“巨星”列車。歌唱能力強弱與否再也不重要,至少在百萬民眾中“被選出來”,對他們來說已是最大的勝利。

最後的勝利者,或許並不是歌唱水準最高的,卻一定是最受觀眾喜歡的,他是民選製造出來的偶像。從比賽的民選效應現象顯示,歌手的觀眾緣已取代歌唱實力成為致勝要素。

這樣的現象也早出現在同樣是民選的國家領袖選舉上,候選人只要長得一副深得民心的模樣或能言善道,就可以在政壇上屹立不倒,“發光發芒”,領導能力似乎不再是選民考量的因素。

雖說比賽民選出的結果,是否真的是實至名歸已不重要。但民眾在投出選舉權時卻馬虎不得,一個“政治偶像”能否擔得起領導社會的大任,選擇還是不能太主觀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05/05/2006自由談

好人難做

社會陷阱重重,許多人假藉募款名義斂財,使有意捐款的愛心人士望而怯步,深怕捐出去的錢石沉大海,這讓真正有心為善的非政府組織頓覺無奈。

檳城人素來有人情味,通常在同情心的驅使下,都願意伸出援手助人。但盜騙現象猖獗,人人開始擔心捐款與愛心是否被濫用,逐漸捨棄行善,人情日漸淡薄。

民眾總擔心善行義舉被利用了,內心難免浮現“不知道捐出去的錢有沒有幫到他們?”、“想做善事但又怕被人騙”等諸如此類的疑問。只靠募捐的非政府組織也間接受影響,他們必須學會以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,所以總為有限的經費與人力而煩。

曾和非政府組織的朋友聊起,這種工作吃力不討好,是什麼力量支撐她繼續下去?原來,滿足感並非來自薪資報酬,而是對服務對象的回饋和彼此工作團隊的支持。

從她身上,嗅不到銅臭味,有的只是關愛社會邊緣一班弱勢族群的真心。很多人願意放棄一份賺錢的工作機會投身慈善工作,卻也有人假藉名義對外籌款,進行欺騙活動,使原本不易的募款活動,難上加難。

有時候,好人難做,非政府組織更不易為。雖然社會良莠不齊,但還是有人堅持投入,願意獻身默默為慈善事業耕耘。看到社會最黑暗的一面,也可以感受到它溫暖光明的一面,所以就沒那麼悲觀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21/04/2006自由談

星期六, 4月 08, 2006

搭巴士很苦

公共巴士重組系統開跑第一天,我乘坐載滿民怨的巴士,短短路途,算看盡百態,也有了小小收獲。

身處猶如百多人擠在焗爐之中的窘境,人逼人加上大家都汗流浹背,整個車廂充斥異味;我站在巴士梯口,察言觀色,人人臉上表情不一,有人煩躁、有的無奈,但卻同樣挂著苦瓜臉。

一路上,有人上車,有人下站;我眼看耳聽,開炮聲依舊不斷。曾聽言,每去到一個地方觀光,都要體驗當地的公共交通設施,才能更了解當地民情。無奈,以旅遊業為重的檳城雖擁有豐富的文化色彩,州內日益發展,惟公共交通仍無法同步提昇,實屬可惜。

國產車價格調整後,大家爭相購買汽車,路不夠用,頻頻塞車;再加上氣油漲價,官老爺們勸請人們精明消費,鼓勵大家出門多乘巴士,節省開銷。雖然如此,很多人寧多花車油也不願搭巴士,可見搭公巴之苦,果真不堪言。

每天坐在轎車冷氣車廂內大喊塞車苦的人,其實苦不過那些每日搭巴士的人。

離校後再次重溫擠巴士的感覺,已是另一番滋味。人總要嘗點苦才懂平日的甜不是理所當然。

期待下次再踏上公巴之旅時,這點苦可以再少一點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07/04/2006自由談

星期五, 3月 24, 2006

檳人情味讓人動容

以前常聽人說,檳城人最熱情,人情味也最濃;我本身雖是檳城人,卻不以為然。當記者後,接觸許多地方上的民生,終於見識到所謂的人情味。

檳城有許多非政府組織,默默貢獻社會,他們像是鏍絲釘,在國家發展扮演穩固社會角色;也像是街道上的碎石砂礫,默默發揮服務人群的作用,不為功權名利,卻願意付出本身的時間、精力和財力。

從捍衛女性權力、健康衛生、教育、生態環境、社會到兒童福利問題,他們一直很努力,從不鬆懈。無可置疑,非政府組織的存在,對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扮演積極角色;對政治與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具有著正面效應。不過,他們卻也常要面對人力與財力的困境, 盡管如此,他們依然不言棄。

早前曾採訪痙攣兒童協會,看著理事們積極為兒童尋找最良好的治療方式,義工們對待兒童視如己出,孩子每一次的進步足以讓他們展開笑顏、雀躍萬分,這些看在我眼裡,都讓我打從心裡感動。

還有一次,是出席老人院活動;看到義工細心為銀髮族修剪指甲,也藉此與老人家聊天,一個很簡單的舉止和互動,已為老人注入了一股暖流。我從他們笑容感受到了久違的幸福。

殘疾兒童的路上並不寂莫,因為在他們背後仍有一班再生父母陪伴著;獨居老人的生活也不孤寂,因為他們身旁還有一群愛心天使守護著……

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檳城了,無它,只因這裡熟悉的人情味最讓我動容。

刊於在《光明日報》24/03/2006自由談

星期二, 3月 14, 2006

我們幸福多了

去了一趟江西,內心因看到一路風景名勝而心境舒暢,卻也因目睹當地童工身不由己的情況而顯沉重。

中國很大,悲涼也不少,年紀輕輕就出來打工的孩子多得很,主因是家庭經濟使他們不得不離鄉背井出外工作,幫補家用。有些則利用暑假的時間到工廠打工、賺點外快。

遊龍虎山時和媒體朋友到某家沐浴店按摩,服務的工作人員都是小妹妹,年齡多數只有18歲,有者甚至已有幾年工作經驗,看到她們,內心有股莫名的疼惜。原本是要赴一場靜心之旅,卻因職業病作怪,忍不住頻向她們探“ 軍情”,了解她們小心靈內不為人知的一面。

談話中,才發現她們每天需工作15個小時,底薪不過300令吉,有時客人多,最高可達500令吉而已,而且一個月只休息三天。問她們累不累,稚氣蛋臉,淺淺一笑,說習慣了;但一談起家鄉,臉上的笑容僵住了,眼眶泛著淚光。

原來,年紀小小出外工作不覺苦,反是思鄉情愁最熬人。反之,有些人,拚了老命,也要離開家,去體驗那所謂的生活,卻不曉得生活的艱辛不易。臨走前,女孩握著我的手,笑言很開心認識我;我們倆也約定一起為生活加油。那一刻,我告訴自己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。至少和他們相比,我們幸福多了。

刊於《光明日報》10/03/2006自由談

星期二, 1月 10, 2006

回憶中的味道最可靠

小時候,爸媽很喜歡帶我去前總統購物中心(來來購物中心前址)樓上餐廳吃羊扒,對羊扒的喜愛就在那時候開始。

很多人都不吃羊扒,排斥它那股羊羶味;但我就是獨愛這股恰到好處的口感,尤其是吃了齒頻留香的感覺,嘻嘻。長大後,對羊扒依然“痴狂”,到處尋找羊扒的足跡和那回憶中的味道……

吃了很多地方的羊扒,當中也不乏鮮嫩美味的,但卻始終找不回小時候吃過的味道。不過在記憶中,能夠讓我有個回憶的味道,倒也不失為件幸福的事……我一直都這麼認為……